2025年7月10日,应人文学院与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省级重点实验室邀请,安徽大学唐宸老师莅临指导实验室建设工作。唐宸老师是国内知名的数字人文领域青年学者,长期致力于数字人文科研平台建设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人文学院汪孔丰院长、周红兵副院长以及实验室的骨干成员参与了此次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汪孔丰院长对唐宸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他长期以来对实验室发展的支持;周红兵副院长感谢唐宸老师对数字人文相关工作的持续关注与支持。童岳敏教授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建设思路和当前的运行状况。唐宸老师结合自己参与数字人文科研平台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从多个维度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他指出,实验室建设要紧扣“数字赋能人文”的核心理念,立足本地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桐城派、黄梅戏等长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科研与教学平台;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鼓励人文学院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传媒学院等相关单位共建实验项目和技术体系;同时,应强化实验室在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三方面的功能,通过项目带动、竞赛引导和课程嵌入等方式,实现高效联动;此外,还需逐步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为开展数据采集、文本分析、多模态呈现等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空间保障。与会教师也就实验室空间规划、平台建设路径、师资培训、软硬件采购等具体问题与唐宸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指导为实验室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和实践启示,对推动我校数字人文科研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与会教师围绕实验室空间规划、技术平台构建、软硬件采购、科研项目申报等问题与唐宸老师展开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唐宸老师就实验室建设开展的指导,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建设价值,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实验室发展的路径与重点。人文学院将继续围绕学院发展定位,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不断推动数字人文科研能力提升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与学术影响力的科研高地。
(撰稿:吕淑娴;图片:徐文翔;审核:周红兵)